倒持泰阿
拼音dào chí tài ē
注音ㄉㄠˋ ㄔˊ ㄊㄞˋ ㄜ
感情倒持泰阿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(dòng)賓式;作謂語(yǔ);比喻輕率相信別人。
近義詞倒持太阿
英語(yǔ)hold a sword with handle given to others
詞語(yǔ)解釋
倒持泰阿[ dào chí tài ē ]
⒈ ?亦作“倒持太阿”。
⒉ ?倒持寶劍,將劍把交給別人。比喻輕率地授人權(quán)柄,自己反受其害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倒持太阿”。倒持寶劍,將劍把交給別人。比喻輕率地授人權(quán)柄,自己反受其害。
引《漢書(shū)·梅福傳》:“至 秦 則不然,張誹謗之罔,以為 漢 敺除,倒持泰阿,授 楚 其柄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泰阿,劍名, 歐冶 所鑄也。言 秦 無(wú)道,令 陳涉、項(xiàng)羽 乘間而發(fā),譬倒持劍而以把授與人也?!?br />《舊唐書(shū)·陳夷行傳》:“自三數(shù)年來(lái),姦臣竊權(quán),陛下不可倒持太阿,授人鐏柄?!?br />清 薛福成 《籌洋芻議》:“況今駐 華 各使,惟利是視,又值修約之際,蹈瑕伺間,詭謀百出,不豫為之防,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?!?br />宋 王安石 《兼并》詩(shī):“姦回法有誅,勢(shì)亦無(wú)自來(lái)。后世始倒持,黔首遂難裁?!?br />《明史·王用汲傳》:“夫威福者,陛下所當(dāng)自出,乾綱者,陛下所當(dāng)獨(dú)攬。寄之於人,不謂之旁落,則謂之倒持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倒持泰阿[ dào chí tài ē ]
⒈ ?泰阿,寶劍。倒持泰阿指手持泰阿劍刃,以柄向人。比喻授人以權(quán),自己反受傷害。也作「泰阿倒持」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卷六七·梅福傳》:「孔子曰:『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?!恢燎貏t不然,張誹謗之罔,以為漢驅(qū)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?!?/span>
近受人以柄
倒持泰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泰 | tài | 水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泰 tài(ㄊㄞˋ) ⒈ ?平安,安定:泰適(幽閑安適)。泰安。泰然處之。 ⒉ ?佳,美好:泰運(yùn)。否( pǐ )極泰來(lái)。 ⒊ ?極:泰西(舊指歐洲)。 ⒋ ?驕縱,傲慢:泰侈(驕縱奢侈)。驕泰。 ⒌ ?通:天地交泰。 異體字 ? 太 夳 漢英互譯 peaceful、safe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great, exalted, superior; big |
倒 | dǎo dào | 亻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倒 dǎo(ㄉㄠˇ) ⒈ ?豎立的東西躺下來(lái):摔倒。墻倒了。倒塌。倒臺(tái)。打倒。臥倒。 ⒉ ?對(duì)調(diào),轉(zhuǎn)移,更換,改換:倒手。倒換。倒車(chē)。倒賣(mài)。倒倉(cāng)。倒戈。 其他字義 倒 dào(ㄉㄠˋ) ⒈ ?位置上下前后翻轉(zhuǎn):倒立。倒掛。倒影。倒置。 ⒉ ?把容器反轉(zhuǎn)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(lái):倒水。倒茶。 ⒊ ?反過(guò)來(lái)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貼。 ⒋ ?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車(chē)。 ⒌ ?卻:東西倒不壞,就是舊了點(diǎn)。 異體字 到 漢英互譯 cl |
持 | chí | 扌 | 9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持 chí(ㄔˊ) ⒈ ?拿著,握住:持筆。持槍。持牢(把穩(wěn))。 ⒉ ?遵守不變:堅(jiān)持。持久。持操(保持節(jié)操)。持之以恒。 ⒊ ?主張,掌管:主持。持平。持國(guó)。持重。持之有故(立論有根據(jù))。 ⒋ ?對(duì)待,處理:持身(對(duì)待自己)。持盈。持勝。 ⒌ ?扶助:支持。撐持。 漢英互譯 hold、grasp、support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寺聲 English sustain, support; hold, grasp |
阿 | ā ē | 阝 | 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阿 ?。è冢?⒈ ?加在稱(chēng)呼上的詞頭:阿大。阿爺。阿爹。阿羅漢。阿毛。阿婆。阿弟。阿姊。 其他字義 阿 ē(ㄜ) ⒈ ?迎合,偏袒:阿附。阿其所好。阿諛?lè)暧?⒉ ?凹曲處:山阿。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可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