轟轟烈烈
拼音hōng hōng liè liè
注音ㄏㄨㄥ ㄏㄨㄥ ㄌ一ㄝˋ ㄌ一ㄝˋ
繁體轟轟烈烈
正音“轟”,不能讀作“hòng”。
感情轟轟烈烈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賓語(yǔ)、定語(yǔ)、狀語(yǔ);形容聲勢(shì)浩大。
辨形“烈”,不能寫(xiě)作“列”。
謎語(yǔ)連續(xù)爆破
近義詞聲勢(shì)浩大、烈烈轟轟
反義詞死氣沉沉、冷冷清清
英語(yǔ)on a grand and spectacular
俄語(yǔ)грандиóзный(бурный)
日語(yǔ)凄 (すさま)じい勢(shì) (いきお)い,盛大 (せいだい)なさま
德語(yǔ)mit Schwung und Begeisterung(schwungvoll)
法語(yǔ)grandiose(retentissant)
詞語(yǔ)解釋
轟轟烈烈[ hōng hōng liè liè ]
⒈ ?形容氣勢(shì)雄偉或聲勢(shì)浩大。
例轟轟烈烈的土改運(yùn)動(dòng)。
英amid fire and thunder; be dynamic; in mighty waves;
引證解釋
⒈ ?形容氣勢(shì)浩大而壯烈。參見(jiàn)“烈烈轟轟”。
引元 尚仲賢 《氣英布》第二折:“從今后收拾了喧喧嚷嚷略地攻城,畢罷了轟轟烈烈?jiàn)Z利爭(zhēng)名?!?br />明 瞿式耜 《丙戌九月二十日書(shū)寄》:“邑中在庠諸友,轟轟烈烈,成一千古之名,彼豈真惡生而樂(lè)死乎?誠(chéng)以名節(jié)所關(guān),政有甚于生者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六回:“那火轟轟烈烈,熚熚烞烞,一派紅光,如金龍亂舞?!?br />孫中山 《革命原起》:“而 黃花崗 七十二烈士轟轟烈烈之概,已震動(dòng)全球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轟轟烈烈[ hōng hōng liè liè ]
⒈ ?形容聲勢(shì)浩大,足以震撼人心。元·尚仲賢也作「烈烈轟轟」。
引《氣英布·第二折》:「從今后收拾了喧喧嚷嚷略地攻城,畢罷了轟轟烈烈?jiàn)Z利爭(zhēng)名?!?br />《文明小史·第三五回》:「只待一朝有了機(jī)會(huì),轟轟烈烈的做他一番,替中國(guó)人吐氣,至于大局也不能顧得?!?/span>
近大張旗鼓
反冷冷清清 渾渾噩噩 偃旗息鼓
成語(yǔ)典故
宋朝時(shí)期,抗金英雄文天祥在為唐代罵賊不屈而死的忠臣張巡廟題寫(xiě)《沁園春》的詞中寫(xiě)道:“罵賊張巡,同心許遠(yuǎn),皆得聲名萬(wàn)古香。后來(lái)者,無(wú)二公之節(jié),百煉之鋼。人生欻翕云亡,好烈烈轟轟一場(chǎng)?!背浞指桧炌洳磺暮迫徽龤?。
轟轟烈烈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烈 | liè | 灬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烈 liè(ㄌ一ㄝˋ) ⒈ ?火勢(shì)猛;引申為猛,厲害:烈火。烈焰。烈酒。烈馬。烈性。激烈。劇烈。 ⒉ ?氣勢(shì)盛大:轟轟烈烈。 ⒊ ?剛直,有高貴品格的;為正義而死難的:烈女。壯烈。先烈。烈士。 ⒋ ?功業(yè):功烈。 ⒌ ?古同“列”,行列。 異體字 烮 煭 漢英互譯 intense、stern、strong、upright、violent 造字法 形聲:從灬、列聲 English fiery, violent, vehement, ardent |
轟 | hōng | 車(chē) | 8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轟(轟) hōng(ㄏㄨㄥ) ⒈ ?形容大的聲響:轟轟。轟響。轟鳴。轟動(dòng)。 ⒉ ?用大炮或炸彈破壞:轟擊。轟炸。炮轟。 ⒊ ?驅(qū)逐,趕走:轟走。轟出去。 異體字 轟 軣 揈 漢英互譯 bang、boom、drive off、rumble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三車(chē) English rumble, explosion, blas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