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三搬四
拼音ná sān bān sì
注音ㄋㄚˊ ㄙㄢ ㄅㄢ ㄙˋ
感情拿三搬四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;含貶義。
近義詞裝模作樣
英語find a pretext for refusal
詞語解釋
拿三搬四[ ná sān bān sì ]
⒈ ?裝模作樣,故意刁難。
引證解釋
⒈ ?裝模作樣,故意刁難。
引《紅樓夢》第六二回:“晴雯 道:‘惟有我是第一箇要去:又懶,又夯,性子又不好,又沒用。’ 襲人 笑道:‘倘或那孔雀褂子襟再燒了窟窿,你去了,誰能以補(bǔ)呢?你倒別和我拿三搬四的。’”
拿三搬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拿 | ná | 手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拿 ná(ㄋㄚˊ) ⒈ ?用手取,握在手里:拿筆。拿槍。 ⒉ ?掌握,把握:拿主意。拿權(quán)。拿手。 ⒊ ?挾( xié )制:拿捏(故意刁難人,要挾人)。拿大(自以為比別人強(qiáng),看不起人,擺架子)。 ⒋ ?侵蝕,侵害:讓藥水拿白了。 ⒌ ?逮捕,捉:拿獲。擒拿。拿問。 ⒍ ?攻下,占領(lǐng):一定要把敵人的碉堡拿下來。 ⒎ ?介紹,引出對象,相當(dāng)于“把”:我拿你當(dāng)親人看待。 ⒏ ?介詞,引出所憑借的工具、材料、方法等,相當(dāng)于“用”:拿筆 |
搬 | bān | 扌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搬 bān(ㄅㄢ) ⒈ ?移動,遷移:搬動。搬移。搬遷。搬運。生搬硬套。 ⒉ ?挑撥離間:搬唆(調(diào)唆)。搬弄是非。 異體字 搫 漢英互譯 take away、move、remove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般聲 English transfer, move, remove, shif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