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自危
拼音rén rén zì wēi
注音ㄖㄣˊ ㄖㄣˊ ㄗˋ ㄨㄟ
正音“自”,不能讀作“zhì”。
感情人人自危是貶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、補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?!?,不能寫作“威”。
辨析人人自危和“人心惶惶”都含有“人人擔心害怕”的意思。人人自危偏重于“自”;是對自身感到危險;語氣較重;有時可用于幾個人;“人心惶惶”表示驚懼不安;語義較輕;用于人。
謎語乘破船過江
近義詞提心吊膽、人心惶惶
反義詞安居樂業(yè)、高枕無憂
英語Everyone fells in danger.
詞語解釋
人人自危[ rén rén zì wēi ]
⒈ ?每個人都存戒心,覺得有危險。形容恐懼不安。
例法令誅罰日益深刻,群眾人人自危,欲畔者眾?!妒酚洝だ钏沽袀鳌?/span>
英everyone feels insecure;
引證解釋
⒈ ?每個人都感到自己處境危險。指局勢緊張恐怖。
引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法令誅罰日益刻深,羣臣人人自危,欲畔者眾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則天后光宅元年》:“時諸 武 用事, 唐 宗室人人自危,眾心憤惋。”
吳玉章 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十七:“一時人心惶惶,謠言四起,不但革命分子人人自危,就是與革命黨人稍微接近的人,也都惴惴不安?!?/span>
國語辭典
人人自危[ rén rén zì wéi ]
⒈ ?每個人都感覺自己處境危險。指局勢恐怖緊急,令人不安。
引《史記·卷八七·李斯傳》:「法令誅罰日益刻深,群臣人人自危,欲畔者眾?!?br />《三國演義·第五三回》:「若斬此人,恐降者人人自危。望軍師恕之。」
近膽戰(zhàn)心驚 提心吊膽 惶惶不安 人心惶惶
德語jeder fühlt sich bedroht
成語典故
公元前209年,秦始皇在出巡途中得了重病。臨終前,他命令中東府趙高寫詔書,要公子扶蘇速回咸陽奔喪。趙高卻扣下遺詔,與秦始皇小兒子胡亥進行密謀。他們偽造遺詔,說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,逼令扶蘇和大將蒙恬自殺。陰謀得逞,胡亥當了皇帝,稱秦二世。胡亥拜趙高為郎中令,朝中政事全由趙高把持。胡亥和趙高生怕別人不服,制訂了更加嚴酷的刑法。他們還大殺信不過的人,首先殺死了蒙恬的弟弟蒙毅。胡亥又將12個兄弟和10個姐妹一起殺掉。受牽連而被殺的無法計數(shù)。
由于秦二世昏庸殘暴,法令苛嚴,大臣們個個提心吊膽,人人自危,朝廷一片混亂。公元前207年,秦王朝終于被農(nóng)民起義軍推翻。后來,人們以“人人自危”作成語,形容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有危險,不安全。
人人自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自 | zì | 自 | 6畫 | 基本字義 自 zì(ㄗˋ) ⒈ ?本人,己身:自己。自家。自身。自白。自滿。自詡。自餒。自重( zhòng )。自尊。自謙。自覺( jué )。自疚。自學。自圓其說。自慚形穢。自強不息。 ⒉ ?從,由:自從。自古以來。 ⒊ ?當然:自然。自不待言。自生自滅。放任自流。 ⒋ ?假如:自非圣人,外寧必有內(nèi)憂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rom、since、oneself、self 造字法 象形像鼻形 English self, private, personal; from |
危 | wēi | ? | 6畫 | 基本字義 危 wēi(ㄨㄟ) ⒈ ?不安全:危險。危殆。危言(a.故意說嚇人的話;b.直言)。危難( nàn )。危如累( lěi )卵。 ⒉ ?損害:危害。危及。 ⒊ ?高的,陡的:危石。危檣。 ⒋ ?使人驚奇的:危言聳聽。 ⒌ ?端正的,正直的:正襟危坐。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”。 ⒍ ?指人臨死:病危。垂危。 ⒎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厃 漢英互譯 danger、dying、endanger、high、proper 相關字詞 安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dangerous, precarious; high |
人 | rén | 人 | 2畫 | 基本字義 人 rén(ㄖㄣˊ) ⒈ ?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、并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動物:人類。 ⒉ ?別人,他人:“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”。待人熱誠。 ⒊ ?人的品質(zhì)、性情、名譽:丟人,文如其人。 異體字 亻 兒 漢英互譯 human、man、people、person、human being、fellow、individual、soul 相關字詞 己、我 造字法 象形:像側(cè)面站立的人形 English man; people; mankind; someone els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