適可而止
拼音shì kě ér zhǐ
注音ㄕˋ ㄎㄜˇ ㄦˊ ㄓˇ
繁體適可而止
正音“止”,不能讀作“zǐ”。
感情適可而止是褒義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(yǔ)、賓語(yǔ);含褒義。
辨形“止”,不能寫作“只”。
辨析適可而止和“恰到好處”都可表示“做事適當(dāng);不過(guò)分”;但適可而止偏重于“止”;到了適當(dāng)?shù)夭奖阃V?;有勸戒之意;而“恰到好處”;偏重于“到”;說(shuō)話恰好到了最適當(dāng)?shù)牡夭剑挥邪龘P(yáng)之意。
謎語(yǔ)得意莫再往
近義詞恰到好處、恰如其分
反義詞得寸進(jìn)尺、過(guò)猶不及
英語(yǔ)leave it at that
俄語(yǔ)знать меру(вовремя остановиться)
德語(yǔ)aufhǒren,bevor man zu weit gegangen ist(das rechte Maβ halten)
法語(yǔ)s'arrêter quand il convient(ne pas pousser jusqu'à l'extrême)
詞語(yǔ)解釋
適可而止[ shì kě ér zhǐ ]
⒈ ?做到適當(dāng)程度就停下來(lái),不要過(guò)頭。
例你說(shuō)得太多了適可而止吧。
英stop before going too far; never overdo sth.; stop where you reach the limit;
引證解釋
⒈ ?謂到了適當(dāng)?shù)某潭染屯V瓜聛?lái)。
引《論語(yǔ)·鄉(xiāng)黨》“不撤薑食,不多食” 宋 朱熹 集注:“適可而止,無(wú)貪心也。”
《東周列國(guó)志》第七十回:“所以然者,由我王能恤民力,適可而止,去其醉飽過(guò)盈之心故也?!?br />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七:“她總以為兒媳婦的管法似乎太嚴(yán)厲,不合乎適可而止的中道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適可而止[ shì kě ér zhǐ ]
⒈ ?恰到好處就停止,不再繼續(xù)下去。
引《東周列國(guó)志·第七〇回》:「所以然者,由我王能恤民力,適可而止,去其醉飽過(guò)盈之心故也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二回》:「同外國(guó)人打交道,亦只好適可而止。」
近恰到好處 恰如其分
反過(guò)猶不及
適可而止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止 | zhǐ | 止 | 4畫 | 基本字義 止 zhǐ(ㄓˇ) ⒈ ?停住不動(dòng):止步。截止。 ⒉ ?攔阻,使停?。褐雇础=?。 ⒊ ?僅,只:止有此數(shù)。不止一回。 ⒋ ?古同“趾”,腳;腳趾頭。 異體字 址 趾 阯 漢英互譯 only、stop、till、to 相關(guān)字詞 行、起 造字法 象形:像人腳 English stop, halt, desist; detain |
適 | shì kuò | 辶 | 9畫 | 基本字義 適(適) shì(ㄕˋ) ⒈ ?切合,相合:適當(dāng)。適齡。適銷。適度( dù )(程度適當(dāng))。適應(yīng)(適合客觀條件或需要)。 ⒉ ?舒服:適意。舒適。 ⒊ ?剛巧:適中。適值(恰好遇到)。適可而止。 ⒋ ?剛才,方才:適才(剛才)。適間。 ⒌ ?往,歸向:無(wú)所適從。 ⒍ ?舊稱女子出嫁:適人。 其他字義 適 kuò(ㄎㄨㄛˋ) ⒈ ?古同“ ”。 異體字 適 冟 漢英互譯 fit、follow、go、proper、right、suitable、wel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go, reach; appropri |
可 | kě kè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可 kě(ㄎㄜˇ) ⒈ ?允許:許可。認(rèn)可。寧可。 ⒉ ?能夠:可見??赡堋?梢?。不可思議。 ⒊ ?值得,認(rèn)為:可憐??杀???捎H??捎^??少F??筛杩善?。 ⒋ ?適合:可身。可口。可體。 ⒌ ?盡,滿:可勁兒干。 ⒍ ?大約:年可二十。“潭中魚可百許頭”。 ⒎ ?表示轉(zhuǎn)折,與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 ⒏ ?表示強(qiáng)調(diào):他可好了。 ⒐ ?用在反問句里加強(qiáng)反問語(yǔ)氣:都這么說(shuō),可誰(shuí)見過(guò)呢? ⒑ ?用在疑問句里加強(qiáng)疑問語(yǔ)氣:這件事他可同意? |
而 | ér | 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而 ér(ㄦˊ) ⒈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(fù)算耳”。 ⒉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(jìn)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(zhuǎn)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(bǔ)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(yǔ)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(yǔ)謂語(yǔ)中間表假設(shè),如“人而無(wú)信,不知其可”)。 ⒊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 異體字 洏 耏 髵 能 漢英互譯 and that、moreover 造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