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籟俱寂
拼音wàn lài jù jì
注音ㄨㄢˋ ㄌㄞˋ ㄐㄨˋ ㄐ一ˋ
繁體萬籟俱寂
正音“籟”,不能讀作“l(fā)ǎn”。
感情萬籟俱寂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非常安靜。
辨形“籟”,不能寫作“賴”。
辨析萬籟俱寂和“鴉雀無聲”都含有“非常寂靜;沒有一點聲音”的意思。但萬籟俱寂一般形容廣闊的自然環(huán)境;指“清靜”;“鴉雀無聲”一般用來形容公共場所或人群;指“安靜”。
近義詞鴉雀無聲、萬籟無聲、鴉默雀靜
反義詞沸沸揚(yáng)揚(yáng)、人聲鼎沸
英語All is quiet.
俄語мёртвая тишина
日語萬らい寂(せき)として音聲がない
德語vollkommen gerǎuschlos(es herrscht tiefste Stille)
法語silence complet
詞語解釋
萬籟俱寂[ wàn lài jù jì ]
⒈ ?籟:古代的一種簫。泛指聲音。萬籟:指自然界中萬物發(fā)出的各種聲響。形容周圍環(huán)境十分寧靜。
例林中萬籟俱寂。
英a great depth of stillness; all fretful stirrings of the world now hush; all in quiet and still;
引證解釋
⒈ ?形容一點聲音都沒有。
引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但見木犀香里,一路霜林,月下長空,萬籟俱寂?!?br />郭沫若 《蘇聯(lián)紀(jì)行·八月六日》:“我在墓前默立了數(shù)分鐘,萬籟俱寂,誠適宜于善盡其生職者的安眠了。”
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十一:“有時夜半醒來,萬籟俱寂?!?/span>
國語辭典
萬籟俱寂[ wàn lài jù jí ]
⒈ ?萬物無聲,一片寂靜。也作「萬籟無聲」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一·山魈》:「輾轉(zhuǎn)移時,萬籟俱寂。忽聞風(fēng)聲隆隆,山門豁然作響?!?br />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二回》:「當(dāng)夜萬籟俱寂,月色初上?!?/span>
近闃寂無聲 鴉雀無聲
反甚囂塵上 聲澈云霄 人聲鼎沸
成語典故
唐朝詩人常建中了進(jìn)士后,仕途一直不得志,40歲才做縣尉。他一生游覽了許多山川名勝,寫了不少田園詩,代表作有《題破山寺后禪院》“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曲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。山光悅鳥性,潭影空人心。萬賴此俱寂,但余鐘磬音?!?/p>
萬籟俱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萬 | wàn mò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萬(萬) wàn(ㄨㄢˋ) ⒈ ?數(shù)目,十個一千:萬戶侯(中國漢代侯爵的最高一級,享有萬戶農(nóng)民的賦稅。后泛指高官)。 ⒉ ?喻極多:萬物。萬方(a.指全國和世界各地;b.指姿態(tài)多種多樣)。日理萬機(jī)。氣象萬千。 ⒊ ?極,很,絕對:萬萬。萬幸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萬(萬) mò(ㄇㄛˋ) ⒈ ?〔萬俟(qí)〕原為中國古代鮮卑族部落名;后為復(fù)姓。 異體字 萬 漢英互譯 a great number、by all means、myriad、ten thousand 造字法 形聲 |
籟 | lài | 竹 | 19畫 | 基本字義 籟(籟) lài(ㄌㄞˋ) ⒈ ?古代的一種簫。 ⒉ ?孔穴里發(fā)出的聲音,泛指聲響:天籟。萬籟俱寂。 異體字 籟 漢英互譯 noise、sound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賴聲 English bamboo flute; pipe; various sound |
俱 | jù | 亻 | 10畫 | 基本字義 俱 jù(ㄐㄨˋ) ⒈ ?全,都:百廢俱興。聲色俱厲。 ⒉ ?一起;在一起:俱樂部。君與俱來。 異體字 倶 具 漢英互譯 all、complete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具聲 English all, together; accompany |
寂 | jì | 宀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寂 jì(ㄐ一ˋ) ⒈ ?靜,沒有聲音:寂靜。寂寞。孤寂。寂寂。寂滅。寂默。寂寥(寂靜空曠)。 異體字 漃 諔 漢英互譯 quiet、silent、lonely、lonesome、still 造字法 會意:從宀、從叔 English still, silent, quiet, desolat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