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公
- 拼音yà gōng
- 注音一ㄚˋ ㄍㄨㄥ
- 繁體亞公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亞公[ yà gōng ]
⒈ ?司徒的別稱。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司徒的別稱。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,故稱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胡質傳》“復與 周 平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預 《晉書》:“元夏 器量最優(yōu),有輔佐之風,展力仕宦,可為亞公?!?br />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峻傳》“共事如前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《吳錄》:“羣臣上奏,共推 峻 為太尉,議 胤 為司徒。時有媚 峻 者,以為大統(tǒng)宜在公族,若 滕胤 為亞公,聲名素重,眾心所附,不可貳也?!?/span>
⒉ ?即阿公,對老年男子的尊稱。
引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十一出:“亞公,我住 五磯山 下七八十年,見了幾家成敗。”
亞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亞 | yà | 二 | 6畫 | 基本字義 亞(亞) yà(一ㄚˋ) ⒈ ?較差:他的體力不亞于你。 ⒉ ?次一等:亞軍。亞圣。 ⒊ ?原子價較低的,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個氫原子或氧原子的:硫酸亞鐵。 ⒋ ?指“亞細亞洲”(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,簡稱“亞洲”):東亞。 異體字 亞 亜 ? 漢英互譯 second、inferior、sub- 造字法 象形 |
公 | gōng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?正直無私,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無私。 ⒉ ?共同的,大家承認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?國家,社會,大眾:公共。公安(社會整體的治安)。公眾。公民。公論(公眾的評論)。 ⒋ ?讓大家知道:公開。公報。公然。 ⒌ ?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國周代指“太師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漢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?敬辭,尊稱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諸公 |
亞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亞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