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阿倒持
- 拼音tài ē dào chí
- 注音ㄊㄞˋ ㄜ ㄉㄠˋ ㄔ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太阿倒持[ tài ē dào chí ]
⒈ ?把太阿寶劍倒著拿,比喻以把柄授與人,自身反面臨危險(xiǎn)或?yàn)?zāi)害。
英surrender one's power to another as who holds the sword backward;
引證解釋
⒈ ?泰阿即太阿,古劍名。后以“太阿倒持”比喻授人權(quán)柄,自受其害。
引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至 秦 則不然,張誹謗之罔,以為 漢 敺除,倒持泰阿,授 楚 其柄?!?br />宋 秦觀 《李訓(xùn)論》:“自 德宗 懲北軍之變,以左右神策、天威等軍,分委宦官主之,由是太阿倒持,不復(fù)可取?!?br />明 焦竑 《讀<論語>》:“定公 為太阿倒持之君,故欲防之以禮;三家為尾大不掉之臣,故欲教之以忠?!?br />郭沫若 《十批判書·韓非子的批判》:“權(quán)勢(shì)既設(shè),這是為人主者所‘獨(dú)擅’的東西,絕對(duì)不能夠與臣下相共,與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,結(jié)果便會(huì)為臣下所劫弒?!?/span>
國語辭典
太阿倒持[ tài ē dào chí ]
⒈ ?太阿,寶劍名。太阿倒持指手持劍刃,以柄向人。比喻授人以權(quán)柄,反受其害。也作「倒持泰阿」。
引《幼學(xué)瓊林·卷三·人事類》:「下強(qiáng)上弱,曰尾大不掉;上權(quán)下奪,曰太阿倒持?!?/span>
近喧賓奪主
太阿倒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太 | tài | 大 | 4畫 | 基本字義 太 tài(ㄊㄞˋ) ⒈ ?過于:太長(zhǎng)。 ⒉ ?極端,最:太甚。太平。 ⒊ ?高,大:太空。太學(xué)。 ⒋ ?很:不太好。 ⒌ ?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夫人(舊時(shí)尊稱別人的母親)。 異體字 大 夳 泰 冭 漢英互譯 extremely、over、the most、very、too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very, too, much; big; extreme |
倒 | dǎo dào | 亻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倒 dǎo(ㄉㄠˇ) ⒈ ?豎立的東西躺下來:摔倒。墻倒了。倒塌。倒臺(tái)。打倒。臥倒。 ⒉ ?對(duì)調(diào),轉(zhuǎn)移,更換,改換:倒手。倒換。倒車。倒賣。倒倉。倒戈。 其他字義 倒 dào(ㄉㄠˋ) ⒈ ?位置上下前后翻轉(zhuǎn):倒立。倒掛。倒影。倒置。 ⒉ ?把容器反轉(zhuǎn)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:倒水。倒茶。 ⒊ ?反過來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貼。 ⒋ ?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車。 ⒌ ?卻:東西倒不壞,就是舊了點(diǎn)。 異體字 到 漢英互譯 cl |
持 | chí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持 chí(ㄔˊ) ⒈ ?拿著,握?。撼止P。持槍。持牢(把穩(wěn))。 ⒉ ?遵守不變:堅(jiān)持。持久。持操(保持節(jié)操)。持之以恒。 ⒊ ?主張,掌管:主持。持平。持國。持重。持之有故(立論有根據(jù))。 ⒋ ?對(duì)待,處理:持身(對(duì)待自己)。持盈。持勝。 ⒌ ?扶助:支持。撐持。 漢英互譯 hold、grasp、support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寺聲 English sustain, support; hold, grasp |
阿 | ā ē | 阝 | 7畫 | 基本字義 阿 ?。è冢?⒈ ?加在稱呼上的詞頭:阿大。阿爺。阿爹。阿羅漢。阿毛。阿婆。阿弟。阿姊。 其他字義 阿 ē(ㄜ) ⒈ ?迎合,偏袒:阿附。阿其所好。阿諛逢迎。 ⒉ ?凹曲處:山阿。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可聲 |
太阿倒持的近義詞
太阿倒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