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夷伐夷
- 拼音yǐ yí fá yí
- 注音一ˇ 一ˊ ㄈㄚˊ 一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ABCB式
詞語解釋
以夷伐夷[ yǐ yí fá yí ]
⒈ ?使夷人自相攻伐。
引證解釋
⒈ ?使夷人自相攻伐。參見“以夷攻夷”。
引《后漢書·鄧訓(xùn)傳》:“議者咸以 羌、胡 相攻,縣官之利,以夷伐夷,不宜禁護(hù)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漢章帝章和二年》:“今幸遭天授,北虜分爭,以夷伐夷,國家之利。”
國語辭典
以夷伐夷[ yǐ yí fā yí ]
⒈ ?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,使其互相沖突,削減力量,以便乘其隙而攻伐之。也作「以夷治夷」、「以夷制夷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一六·鄧禹傳》:「議者咸以羌胡相攻,縣官之利,以夷伐夷,不宜禁護(hù)?!?/span>
以夷伐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以 | yǐ | 人 | 4畫 | 基本字義 以 yǐ(一ˇ) ⒈ ?用,拿,把,將:以一當(dāng)十。以苦為樂。以身作則。以鄰為壑。以訛傳訛。以往鑒來。 ⒉ ?依然,順,按照:以時啟閉。物以類聚。 ⒊ ?因?yàn)椋阂匀藦U言。勿以善小而不為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 ⒋ ?在,于(指時日):“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 ⒌ ?目的在于:以待時機(jī)。以儆效尤。 ⒍ ?文言連詞,與“而”用法相同:夢寐以求。 ⒎ ?用在方位詞前,表明時間、方位、方向或數(shù)量的界限:以前。 |
夷 | yí | 大 | 6畫 | 基本字義 夷 yí(一ˊ) ⒈ ?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:東夷。九夷(古時稱東夷有九種)。 ⒉ ?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:華夷雜處( chǔ ㄔㄨˇ )。 ⒊ ?平,平坦,平安:化險為夷。 ⒋ ?弄平:夷為平地。 ⒌ ?消滅:夷滅。族夷(誅殺犯罪者家族)。 ⒍ ?等輩:“諸將皆陛下故等夷”。 ⒎ ?古代的鋤類工具。 ⒏ ?古同“怡”,喜悅。 ⒐ ?古同“痍”,創(chuàng)傷。 ⒑ ?姓。 異體字 ? 侇 跠 恞 痍 漢英互譯 exterminate、foreigner、raze、safe、smooth 相關(guān)字詞 |
伐 | fá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伐 fá(ㄈㄚˊ) ⒈ ?砍:伐樹??撤?。 ⒉ ?征討:討伐。伐罪(征討有罪的人)??谡D筆伐。 ⒊ ?自夸:伐善(夸自己的好處)。伐智。不矜不伐。 異體字 傠 瞂 漢英互譯 cut down、strike 造字法 會意:從亻、從戈 English cut down, subjugate, attack |
以夷伐夷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以夷伐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