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義
荑yí(一ˊ)
⒈ ?割除田里的野草,引申為削平:芟荑。
其他字義
荑tí(ㄊ一ˊ)
⒈ ?茅草的嫩芽:手如柔荑。
⒉ ?草木初生的嫩芽:丹荑。
⒊ ?一種似稗的雜草,通“稊”:不如荑稗。
異體字
造字法
形聲
English
sprouts; tares
基本詞義
◎ 荑 tí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艸,夷聲。本義:茅草的嫩芽)
(2) 同本義,引申之為草木嫩芽 [tender bud]
荑,荑草也?!墩f文》。按,茅之初生也。
自牧歸荑?!对姟ぺL·靜女》
手如柔荑,膚如凝脂?!对姟ばl(wèi)風·碩人》
五谷者,種之美者也;茍為不熟,不如荑稗?!睹献印じ孀由稀?/p>
荑者,茅始熟中穰也,既白且滑?!讹L俗通》
(3) 又如:荑英(新生的草);荑楊(新生的楊樹)
(4) 通“稊”。草名。一種像稗子的草 [a kind of grass which is like barnyard grass]
炳復次禁枯樹,樹即生荑?!逗鬂h書·方術(shù)傳》
生繁華于枯荑。——《晉書·元帝紀》
(5) 又如:荑枯(即“枯楊生稊”之意。喻絕處逢生;起死回生);荑稗(荑、稗為二草名,似禾,實比谷小,亦可食)
詞性變化
◎ 荑 tí
〈動〉
(1) 發(fā)芽 [germinate]
草陸生曰荑?!锻ㄋ孜摹?/p>
陵罔掇丹荑。——郭璞《游仙詩》
原隰荑綠柳,墟囿散紅桃?!段倪x·謝靈運·從游京口北固應(yīng)詔一首》
(2) 另見 yí
基本詞義
◎ 荑 yí
〈動〉
(1) 割去田地里的野草 [clear the field of weeds;weed]
凡稼澤,夏以殄草而芟荑之?!吨芏Y》
(2) 另見 t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