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生卒年不詳。貞觀時人?!度圃姟蜂浧渥饔谪懹^十一年(637)之《與琳法師》詩1首。
-
獨孤授,唐大歷十四年登第。詩一首。
-
生平無考。《初唐詩紀》卷五九云“按其音調,當作初唐”,可備一說?!度圃姟肥?首,出《樂府詩集》卷六六。
-
生卒年不詳。曲阜(今屬山東)人。天寶時登制舉。事跡見《登科記考》卷二七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白珽(1248—1328),字廷玉,元錢塘(今杭州)人。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遺腹子,后為錢塘人白某收作嗣子。白珽工詩賦,曾與當時名士結社,稱“月泉吟社”。他的詩,題材多為描繪自然秀麗風光、農村田園生活,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時政的。
-
唐人。太宗貞觀間,入長安化度寺,執(zhí)役十余年,戒行修謹。寺僧遂命其守無盡藏院。玄智乃密盜黃金,不知其數(shù),寺僧不覺。后潛遁不歸,僅留詩四句于屋壁。
-
玄宗天寶間詩人。其詩曾收入李康成編《玉臺后集》。事跡見《唐詩紀事》卷二六、《盛唐詩紀》卷一〇七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首。
-
郡望馮翊(今陜西大荔)。益州新繁尉嚴仁楷子。武后時任鞏縣令,又為監(jiān)察御史,后轉魏州刺史。中宗神龍元年(705)撰《楊志本碑》,景龍四年(710)撰《蘇瓘碑》。官至兵部郎中。約卒于睿宗景云至玄宗開元初年之間。事跡散見《大唐新語》卷一一、《寶刻叢編》卷八、《御史臺精舍題名考》卷二、《千唐志齋藏志》收《趙上真墓記》、《考古》1985年2期刊鎮(zhèn)江新出土《唐故馮翊嚴氏二子權厝墓文》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首。此詩又見于嚴武名下,誤。
-
唐人。約肅宗至代宗年間在世。歷官補闕。好譏刺人物,亦能文。晚年不得志,游恒趙之間,人畏其口,不敢引用。
-
《黃鶴樓記》作者,唐代人。一作“閆伯珵(chéng)”,生平不詳。所屬文學時期為隋唐五代文學。
-
崔公達,一作崔公遠,生卒年里貫均未詳,事跡亦無考。《全唐詩》存冷一首,殘句四。
-
李善夷,唐朝時期詩人,與詩人李群玉同時,后來被貶官到灃陽。留有詩作二首。
-
[唐]女。宣州旌德(今安徽旌德)崔氏婢。精刺繡?!?em>妙女傳》、《女紅傳徵略》
-
京兆(今陜西西安)人。德宗貞元十四年(798)官戶曹,陪兗州刺史充太州團練使任要至岱岳致祭,并題名題詩刻石。事跡見《金石萃編》卷五三《岱岳觀碑》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岑羲(?-713年),字伯華,南陽棘陽(今河南新野)人,唐朝宰相,中書令岑文本之孫。文昌右相岑長倩之侄。岑羲進士出身,歷任太常博士、郴州司法參軍、金壇令、汜水令、天官員外郎、中書舍人、秘書少監(jiān)、吏部侍郎。710年(景云元年),岑羲升任右散騎常侍、同中書門下三品,不久便被罷相,出任陜州刺史。712年(先天元年),岑羲再次拜相,任同中書門下三品,后以保護睿宗之功進拜侍中,封南陽郡公。唐玄宗繼位后,岑羲依附太平公主,圖謀不軌,意欲作亂。713年(開元元年)七月,唐玄宗發(fā)動先天政變,誅殺太平公主黨羽,岑羲伏誅。
-
名或作龍褒。唐人。武周萬歲通天中,任滄州刺史。坐親累,貶嶺南容山府。中宗神龍中追入,授瀛州刺史。景龍中,為左武衛(wèi)將軍。常自矜能詩,而不曉聲律,所作俚俗粗鄙,時人譏為“趁韻”。
-
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。武后時,曾任天官員外郎。事跡見《郎官石柱題名考》卷四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石惠泰,唐朝詩人,活躍于唐朝光化年間,生平事跡不詳,參加過李茂貞的岐王府軍隊,留有詩詞一首。
-
常非月,唐肅宗宮人。
-
生平事跡無考。《全唐詩》收其《雜言》詩1首,出《唐文粹》卷一四。
-
李暠,唐代清河王孝節(jié)孫。開元初,汝州刺史,入為太常少卿。三遷黃門侍郎,兼太原尹。仍充諸軍節(jié)度使,俄拜工部尚書,東都留守。持節(jié)使吐蕃,既還,金城公主請定漢蕃界,樹碑赤嶺,以奉使稱職。轉兵部尚書,終太子少傅。詩一首。
-
《文苑英華》作李子昆。生平世次不詳?!度圃姟肥帐≡囋姟段魅旨磾ⅰ?首,出《文苑英華》卷一八〇。
-
盧景亮(?—806),字長晦,幽州范陽(今河北涿州)人。少孤,有志義,書無不覽。大歷六年進士,又中博學宏詞科,授校書郎,十一年為荊南節(jié)度使張延賞掌書記、枝江尉,建中元年入為右補闕,貞元四年貶朗州司馬,量移為和州別駕,永貞元年召為尚書郎,元和元年遷中書舍人,卒?!缎绿茣肪?64有傳。
-
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。芮挺章選詩1首入《國秀集》,為玄宗開元、天寶間詩人。高適于開元末作《別孫訴》詩,原注:“時俱客宋中?!薄靶馈薄霸V”同字,或是同一人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登元和進士第。詩一首。
-
盧絳(891年~975年),字晉卿,南昌(今屬江西)人,一作宜春(今屬江西)人。舉進士不中,為吉州回運務計吏,以盜庫金事覺,亡去。后詣(南唐)樞密使陳喬,用為本院承旨,授沿江巡檢,習水戰(zhàn),以善戰(zhàn)聞,拜上柱國。及宋師伐南唐,以絳為凌波都虞候、沿江都郡署,守秦淮水柵,戰(zhàn)屢勝。出援潤州,授昭武軍節(jié)度留后。旋為宣州節(jié)度使。金陵城陷,諸郡皆下,絳獨不降。宋太祖遣人招之,遂降。授冀州團練副使。開寶八年被斬。馬令《南唐書》卷二二、陸游《南唐書》卷一四有傳。
-
包穎,生卒年不詳。五代十國時期饒州人。南唐名臣徐鉉表弟。留有詩詞一首,被錄入《全唐詩》。又,表兄徐鉉曾寫詩一首寄送給他。
-
陳諷,籍貫、字號、生卒年均不詳。唐德宗貞元十年(794)甲戌科狀元及第。該科進士二十八人。其中有李逢吉等。考官:戶部侍郎顧少連。試題為《風過簫賦》。陳諷取狀元當年,又得博學宏詞科第一。入仕后先任畿縣尉,上表請換他縣,德宗允許,后任司勛郎中。陳諷善作賦,今《全唐文》存有《連理枝賦》等三篇?!度圃姟酚性娨皇住?
-
袁州宜春人,一作望蔡人,字子發(fā)。武宗會昌三年,進士狀元及第。初為鄂岳盧商從事,其后江陵節(jié)度裴休、太原節(jié)度盧簡求奏為門吏。后除著作郎,充集賢院直學士。懿宗咸通中,歷歙、宣、池、吉四州刺史,卒。初李德裕謫袁州長史,殊遇肇。及德裕入相,肇絕無依附。有《文標集》。
-
南卓,字昭嗣,唐宣宗拾遺,洛陽令,黔南經(jīng)略使,著有《羯鼓錄》《唐朝綱領圖》《唐紀年記》《駁史》《南卓文》等。他任洛陽令時,經(jīng)常與著名詩人白居易、劉禹錫宴會游玩,談起唐時傳入中國的西域民族樂器羯鼓,白居易、劉禹錫便勸他寫出來:“若吾友所談,宜為文紀,不可令湮沒也?!庇谑蔷统闪恕遏晒匿洝贰!遏晒匿洝放c《教坊記》一樣,是研究唐代音樂藝術、宮廷生活和社會風氣的重要典籍。南卓與著名詩人賈島是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