彰善癉惡
拼音zhāng shàn dàn è
注音ㄓㄤ ㄕㄢˋ ㄉㄢˋ ㄜˋ
繁體彰善癉惡
感情彰善癉惡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近義詞懲惡揚善
英語praise the good and hate evil(expose virtue and expose vice)
詞語解釋
彰善癉惡[ zhāng shàn dàn è ]
⒈ ?分別善惡,以期褒貶。
英praise the good and hate evil; expose virtue and expose vice;
引證解釋
⒈ ?表彰美善,憎恨邪惡。
引《書·畢命》:“旌別淑慝,表厥宅里,彰善癉惡,樹之風聲。”
孔 傳:“言當識別頑民之善惡,表異其居里,明其為善,病其為惡,立其善風,揚其善聲?!?br />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曲筆》:“蓋史之為用也,記功司過,彰善癉惡,得失一朝,榮辱千載。”
清 戴名世 《論說·史論》:“夫史者,所以紀政治典章,因革損益之故,與夫事之成敗得失,人之邪正,用以彰善癉惡,而為法戒於萬世。”
亦省作“彰癉”。 唐 張九齡 《請誅祿山疏》:“茍彰癉失宜,尤難三軍立績。是以用命而成,固宜嘉勛;失律而逃,更當懲戒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七回:“作史者,法貴誅心,筆能鑄鐵,所以彰癉一字在所必爭。”
國語辭典
彰善癉惡[ zhāng shàn dàn è ]
⒈ ?癉,憎恨。彰善癉惡指表揚好的,憎恨壞的。南朝梁·劉勰也作「癉惡彰善」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畢命》:「彰善癉惡,樹之風聲。」
《文心雕龍·史傳》:「諸侯建邦,各有國史,彰善癉惡,樹之風聲?!?/span>
彰善癉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彰 | zhāng | 彡 | 14畫 | 基本字義 彰 zhāng(ㄓㄤ) ⒈ ?明顯,顯著:彰彰。昭彰。彰明。欲蓋彌彰。 ⒉ ?表明,顯揚:表彰。彰善癉惡(表揚好的,憎恨壞的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遧 漢英互譯 clear、conspiuous、evident 造字法 形聲:從彡、章聲 English clear, manifest, obvious |
善 | shàn | 口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善 shàn(ㄕㄢˋ) ⒈ ?心地仁愛,品質(zhì)淳厚:善良。善心。善舉。善事。善人。善男信女。慈善。 ⒉ ?好的行為、品質(zhì):行善。懲惡揚善。 ⒊ ?高明的,良好的:善策。善本。 ⒋ ?友好,和好:友善。親善。和善。 ⒌ ?熟悉:面善。 ⒍ ?辦好,弄好:善后。 ⒎ ?擅長,長( cháng )于:善辭令。多謀善斷。 ⒏ ?贊許:“群臣百姓之所善,則君善之”。 ⒐ ?好好地:善待。善罷甘休。 ⒑ ?容易,易于:善變。善忘。多愁善感。 ⒒ ?姓。 異 |
惡 | è wù ě wū | 心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惡 è(ㄜˋ) ⒈ ?不好:惡感。惡果。惡劣。惡名。丑惡。 ⒉ ?兇狠:惡霸。惡棍。險惡。兇惡。 ⒊ ?犯罪的事,極壞的行為:惡貫滿盈。 其他字義 惡 wù(ㄨˋ) ⒈ ?討厭,憎恨,與“好( hào )”相對:可惡。厭惡。好( hào )惡。 其他字義 惡(噁) ě(ㄜˇ) ⒈ ?〔惡心〕要嘔吐的感覺;亦指對人和事的厭惡態(tài)度。 ⒉ ?(噁) 其他字義 惡 wū(ㄨ) ⒈ ?古同“烏”,疑問詞,哪,何。 ⒉ ?文言嘆詞,表示驚訝:惡,是何言也! 異體 |
癉 | dàn dān | 疒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癉(癉) dàn(ㄉㄢˋ) ⒈ ?由勞累造成的病。 ⒉ ?憎恨:彰善癉惡。 ⒊ ?古同“疸”,黃疸病。 其他字義 癉(癉) dān(ㄉㄢ) ⒈ ?中醫(yī)指熱癥:脾癉?;鸢D(即“丹毒”)。 異體字 癉 造字法 形聲:從疒、單聲 English to hate bitterly; drought; dry |